什麼是框架效應?
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s)是行為經濟學以及行為財務學的一個名詞,框架效應是指用不同的敘述方式來描述同一個事物,會導致我們做出截然不同的決定。
因為語言表現方式會影響理解經驗的認知框架,從而影響評估經驗的基準(reference),若以不同的方式呈現相同的資訊,則會導致我們做出不同的決策:
- 當以獲利的方式描述提問時,人們傾向於避免風險
- 當以損失的方式描述提問時,人們傾向於冒風險
問題描述方式不同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
框架效應在風險較高下做決定時所造成的影響更大,讓我們以著名的框架效應實驗,也就是亞洲疾病問題實驗為例:
情境一
想像美國正準備對付一種罕見的亞洲疾病,預計該疾病的發作將導致600人死亡,現有兩種與疾病作對抗的方案可供選擇,假設對於這個計畫確切的科學預測如下:- 方案A:200人將獲救
- 方案B:有1/3的機率600人將得救,而有2/3的機率無人將生還
情境二
想像美國正準備對付一種罕見的亞洲疾病,預計該疾病的發作將導致600人死亡,現有兩種與疾病作對抗的方案可供選擇,假設對於這個計畫確切的科學預測如下:- 方案C:400人將死亡
- 方案D:有1/3的機率不會有人死亡,而有2/3的機率600人將死去
上述的情境題引用自Amos Tversky(Critical Thinking作者)和Daniel Kahneman(丹尼爾‧康納曼,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及快思慢想作者)的這篇論文: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
實際上這兩種情境的四個方案是完全相同的:最後結果都是有200人會得救,而另外的400人會因病死亡。在情境一的A方案的敘述為200人將得救,也就是600人中會有400人死亡,這是情境二的C方案的敘述;而情境二的D方案描述方式為2/3的機率600人將死去,也就是有1/3的機率600人將得救,這是情境一的B方案的描述。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一個小小的語言形式改變就能改變人們對風險的態度,進而影響我們的決策和選擇。如果對於兩位行為經濟學泰斗的故事與研究成果想更進一步的了解,可以參考下面這本書,其博客來書籍連結如下:
訊息傳遞與溝通的藝術
把一件事情描述成得或失,可以有效地改變人們的選擇,芝加哥大學教授,同時也是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Richard H. Thaler)利用正常人對得失增加而對單位得失敏感度下降的這種心理提出了怎樣公佈好消息和壞消息的四個原則:
而最好的示範就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召開例行記者會向台灣國人宣布武漢肺炎的確診狀況,至2020/5/9日時,已經連27天無本土病例。也就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固定開記者會跟國人報告零確診無本土病例的好消息。
而最佳的反例就是國防部針對磐石艦染疫事件一樣每天召開例行記者會向台灣國人解釋相關問題,造成國人對於國防布的疑慮,其實國防部該把事情調查清楚後一次開記者會對外交代清楚,而不是每天固定開記者會跟國人報告磐石艦染疫事件的相關訊息。
框架效應總結
把一件事情描述成得或失,可以有效地改變人們的選擇,因為語言形式的改變導致人們改變了對事物的參考點(reference point)。而消息資訊的分分合合可以影響人們的高興程度,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些原則來影響周遭親朋好友的高興程度,在工作上也可以使用這些原則來做好向上以及向下管理的工作,給自己創造一個優質愉悅的工作環境。 如果你還意猶未盡,推薦你兩本書,博客來書籍連結如下:
更多行為決策相關分享請直接參考以下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